有关语文教案锦集九篇
作为一名辛苦耕耘的教育工作者,通常会被要求编写教案,教案是教学活动的总的组织纲领和行动方案。那么写教案需要注意哪些问题呢?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语文教案9篇,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语文教案 篇1教学目标:
1、学习有顺序地观察手帕的图案,叙述得清楚明白,句子完整、通顺。
2、教育学生天天带手帕,用手帕,初步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
教学重点难点:
1、有顺序地叙述手帕的样子。
2、叙述是句子表达的清楚、通顺、明白。
教学准备:
1、一块图案清晰的大手帕。
2、每一个学生带一块有图案的小手帕。
3、录有"通知"的录音带、录音机。
教学时间: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景,引入新课。
1、听录音,导入。
通知:为了迎接省卫生检查团的考核,大队部决定进行卫生行为大检查。
2、检查过程中,发现有两位小朋友少了手帕。
过渡:老师这里确实有两块手帕,但不知其中的哪一块是哪位同学的,等会你学会说手帕的样子,说对了老师就把手帕还给你。
3、揭题:
出示小黑板:
小手帕(说话训练)
二、明确说话要求:
小朋友,平时说话训练时,教师要求你们做到哪几点?
齐说:口齿清楚,声音响亮,句子完整。
三、引出训练点。
在说话训练是,我们除了要清楚、响亮、完整的说话多此一举这要做到有序。
1、请大家看着黑板的小手帕,用一句说说这里一块怎样的小手帕。
①自己练说②指导说
2、小朋友,你们桌前也有一块漂亮的小手帕。谁能用"我有一块()小手帕?"说说看。
①出示投影片,我人一块()小手帕。
②想、讨论。
③指名说。
④自由说给其他老师听。
过渡:小朋友,就这一句话能把小手帕的样子说清楚吗?
齐说:"不能。"
四、说手帕的样子。
1、看黑板上的小手帕说,这块手帕是什么形状的?
板收:xingahuang……是……
2、训练方法。
①指名说。(这块手帕是正方形的)
②正方形这个词还可以怎样说?
③指名回答。(四方、方方正正)
④请同学看投影说。
它是。
3、我们看手帕上画着什么?
他们是怎么样的?
①同桌讨论。
②板书(图案(tuan))……有……
③指名说。
④出示句子说:手帕上有在。
4、小朋友,黑板上的小手帕我们会说了,自己的手帕会说吗?
①请大家自由练习(不会说的小朋友看投影片上的句式说)。
②开火车说。
课中操《洗手绢》
小朋友,一句句的说,我们会说了,那老师请你连起来说,能行吗?
①出示句式。
②同桌互说。
③出示:"丢去"的手帕,找手帕。
五、1、小朋友,我们天天带手帕,你能告诉老师你用手帕干什么?
①指名说。
②出示句式:
我用手帕()()()
2、手帕除了帮助我们搞卫生,它不有其它的用处吗?
①讨论②观察③指名说④练说
3、小结:小手帕的作用真大啊!
六、小朋友,我们已经学会了讲清楚手帕形状、图案和用处的方法。
①把自己的手帕介绍给旁边的老师听。
②竞选班队活动课的主持人。
七、总结,读儿歌
小小手帕作用大,
清洁卫生需要它。
既好看来又卫生,
天天带它别忘啦。
板书:
小手帕
xingzhuang……是……
好看tuan……有……
yongchu……用……
教后感:
1、在设计说话训练的教案时,能突出学生的主体作用。
2、强化了自觉、自评、自控训练模式的教学体系,培养了学生自主独立的探索精神。
3、创设宽松、愉悦的心理氛围,培养了学生的创造意识和主动参与竞争意识。
4、通过在说话训练中渗透思想教育以及做课中操表演《洗手帕》的歌曲等对学生培养良好的卫生习惯。
语文教案 篇2教学目标
【知识技能】
1.学会本课的8个生字,认识本课的9个生字,理解词语的意思。
2.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了解有关大象耳朵的故事。
【过程与方法】
理解课文内容,评判大象耳朵不同,是否是有毛病。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只要是对的,我们就该坚持自己的,不可以轻易改变。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
1、识字、写字,理解词语的意思。
2、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会复述课文。
【教学难点】
理解“人家是人家,我是我”。
第一课时
(一)揭题导入
1、小朋友,大象是我们常见的动物,它的外形特点是什么?
(身体庞大、耳朵像大扇子,腿像柱子,身子像堵墙。)
2、今天,我们来学习关于大象的故事——《大象的耳朵》
3、板书课题,齐读课题。(板书:大象的耳朵)
(二)初读童话,整体感知
1、小组合作学习:
(1)课前老师布置预习了,现在我们小组内互相检查认读生字、词语的情况,看谁读得好。小组内互相检查,教师巡视指导。
2、检查生字,出示幻灯片。
扇(shàn)慢(màn)遇(yù)兔(tù)安(ān)根(ɡēn)
痛(tònɡ)最(zuì)
(1)自由读生字。在读课文之前我们先读好这些生字宝宝,打个招呼吧。
(2)生字是不是都能叫出他们的名字呢?说说需要注意什么?指生说。
“最”是平舌音,“扇”是翘舌音,“慢、安、根”是前鼻音,“痛”是后鼻音,“遇”是整体认读音节。
(3)去掉拼音,开火车读,师生评价。
(4)自主识记生字“扇、慢、遇、兔、安、根、痛、最”(课件出示变大)
①加一加:“户+羽”是“扇”,“忄+曼”是“慢”,“禺+辶”是“遇”,
“免+丶”是“兔”,“宀+女”是“安”,“日+取”是“最”。
②换一换:“通”换掉“辶”加“疒”就是“痛”,“跟”换掉“?”加“木”,是“根 ……此处隐藏11430个字……事物,尝试用数量词表达熟悉的事物。
【教学重点、难点】
识字、用数量词表达熟悉的事物。
【教学方法】
自主、合作、探究。
【课时安排】
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揭题
1、能用数量词说说教室里的事物吗?
2、今天我们学习一首数量词编的儿歌,揭题。
二、初读课文
1、借助拼音,自由读课文。
2、指名分段读课文。
三、再读课文
1、默读课文,画出生字词,标出课文有几节。
2、小组讨论,出示表格。
3、展示交流,完成表格。
4、学习字词:
⑴ 同桌同学互相说说自己记住了什么字,用什么方法记的?
⑵ 全班交流:
指读──小老师领读──抽读──齐读
⑶ 连线搭配词语:
一只 军舰 一畦 稻田 一道 石桥 一面 欢笑
一片 海鸥 一方 秧苗 一群 飞鸟 一把 队旗
一艘 沙滩 一块 果园 一竿 翠竹 一群 铜号
一条 帆船 一座 鱼塘 一孔 小溪 一片 “红领巾”
四、指导写字
1、静态观察:读字
学生独自观察田字格中的字,看清字形,找出关键笔画。
2、动态观察:看范写
观察老师的范写,注意笔顺,如“海”字右边的笔顺。
3、体验观察:临写
4、对比观察:品字
语文教案 篇9课前透视
《秋天的图画》是新选编的课文,图文并茂。作者运用比拟的手法,寥寥数笔就为读者呈现出了丰收的景象和人们的喜悦心情。课文中“谁使秋天这样美丽?”的设问,使我们对创造这一切的勤劳的人们喜爱和赞美之情油然而生。
学生对秋天的山野会有一定的认识,但这种认识仅停留在对外在的感知,缺乏对秋天美好的真正感悟。由此教师要利用课文插图或多媒体课件,引导学生了解秋天是个美好的、丰收的、喜庆的季节,从而体会出秋天真正的美和秋天给人们带来的喜悦。将课内课外结合起来引导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式来表现秋天,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语文实践能力。
教学目标:
1、会认8个生字,会写8个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3、喜欢秋天,体会对秋天的景象和勤劳的人们的喜爱、赞美之情。愿意用自己喜欢的方式来表现秋天。
教学重点:
识字、写字、朗读感悟课文内容。
信息资料:
字卡、词卡、挂图、小黑板
教学时数
两课时
第一课时
切入举偶。
1、演示课件:演示课件或出示相关内容的风光图片:看图说说这是什么季节?你看到了什么?教师板书:秋天的图画。
(生动形象的画面,将学生带入了美丽的秋天,激发学生更多了解秋天的欲望,进而主动参与到学习中来。)
2、启发谈话。秋姑娘悄悄地来到我们身边,你们找到她了吗?说出自己观察到的秋天的景象。就让我们在这迷人的景象中走进《秋天的图画》吧!(板书课题)
(从学生所熟悉的生活进入,加强课内外的联系,有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对话平台
自读
1、自由读课文。标出课文共有几句话?
2、指名分句朗读,读后评议。
2、小组合作读,要求读正确。
(自主读书是一种能力,在培养过程中引导有目的地读,与人合作地读,会提高读书的实效性。)
识字
1、出示生字卡片,自由认读。
2、借助生字卡片,同桌互相检查读。
3、小老师领读。愿意当教师的同学到前面用自己喜欢的方式带同学认读。
4、交流识字经验。把自己好的识字记字方法讲给同学听。
5、多方式检查读。
(多识字有助于学生提早阅读,但不可加重学生的负担。在识字过程中鼓励学生自主识字,合作识字,激发识字的兴趣,学习好的识字方法,进而全面提高识字的能力。)
朗读
1、小组内读,说说自己的感受。
2、寻找自己喜欢的学习小伙伴,读喜欢的句子。
3、比赛读,看谁读得正确、流利。
(多种方式地朗读,激发学生读书的热情,在轻松的氛围中,相互促进。)
写字
1、出示要写的字:丽、灯、波、浪。学生认读。[
2、观察生字特点,交流写时注意的地方。
3、教师示范,学生评价。
4、学生练习,同桌互相评价。
(观察与分析字形是写好字的基础,但由于学生年龄小,这种能力要逐步地加以培养。在此环节中要引导学生敢于发表自己的看法,教师及时给予鼓励和肯定。)
第二课时
对话平台
复习
1、开火车读生字。
2、选择喜欢的生字组词并造句。
精读
1、教师范读,学生注意体会教师在朗读中表达的喜爱与赞美的情感。
2、学生自由读,一边读一边想象秋天的图画。
3、小组内选出自己喜欢的句子来读,并说说喜欢的原因。
4、挑战读,向你认为读得好的同学挑战,看看谁读得更好。
(教师的范读为学生提供例子,不能让学生机械的模仿,应给学生充分读书的时间,逐步获得富有个性的朗读感悟。)
诵读
1、课件出示秋天的画面,启发学生谈感受。
2、师引读课文:秋天来啦,秋天来啦。山野……梨树……苹果……稻海……高粱……谁使秋天这样美丽……
3、同桌互相提示背诵。
4、背诵展示。比一比谁背得有感情。
(背诵是学生对语言积累的重要方式之一,要加强方法的指导,使学生在兴趣盎然中完成背诵。)
练习
1、出示课后“我会读”,多种方式引导学生练习读。
2、说说句子描写的画面。
(阅读是学生个性化的行为,教学中要尊重学生的独特阅读体验,引导学生读后说感受,便于学生加深对课文的理解,同时教师也从中了解了学生学习的反馈信息。)
拓展
秋天是收获的季节,我们也搞一个“颂秋天”作品展,可以像学习伙伴那样画秋天,用落叶做书签,还可以写句子、儿歌、小诗赞美秋天,等等。在班会上我们上台展示、介绍自己的作品。
(这是学生展示才能的舞台,是学生用实践来体会秋天的美丽,培养了学生综合素养。)
写字
1、出示要写的字:作、字、劳、苹。学生认读。
2、教师范写,学生观察。
3、学生练习,同桌评价。
(要加强学生之间写字互评,取长补短,相互学习,相互提高。)
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