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教学文档 > 教案

语文教案

时间:2025-07-14 17:55:17
【精选】语文教案范文7篇

【精选】语文教案范文7篇

作为一位无私奉献的人民教师,时常需要用到教案,教案是教学蓝图,可以有效提高教学效率。怎样写教案才更能起到其作用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语文教案7篇,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语文教案 篇1

教学目标:

1、指导学生边读边想象,理解体会诗歌意境,激发学生热爱生活的思想感情。

2、激发学生的创造力和想象力,仿照本诗编写一段诗。

教学重难点:

1、边读边想象,理解体会诗歌意境。

2、仿照本诗编写一段诗。

教学准备:

收集有关颜色所代表意义的资料。

教学时间:二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交流资料,揭示课题。

交流课前收集的有关颜色所代表意义的资料,揭示并板书课题:《爱什么颜色》。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借助字典把诗歌读正确、读通顺。

2、诗歌讲到了哪几种颜色?这些颜色你喜欢吗?

三、学习生字新词。

(1)出示本课生字新词:

lǜmiáomènɡduìlánjiāngjūnchéng

碧绿禾苗梦想队旗蔚蓝将来海军乘风破浪

2、认读以上词语。

3、通过自学你已经学会了哪些生字?用的是什么办法?

4、还有哪些生字词你没有学会?

5、集体讨论如何学习剩下的字。

四、熟读诗歌。

第二课时

一、学习第一节诗歌。

1、抽一学生范读第一节。

2、思考:作者为什么爱碧绿的颜色?

3、“连我的梦也是碧绿的”是什么意思?作者要表达一种什么感情?(热爱家乡,热爱大自然)

4、朗读体会作者的情感。

5、反复朗读,边读边乡想象诗歌呈现的画面。(对读、自读、互读、引读……)

6、练习有感情地背诵本段。

7、总结学习方法:读—思—悟—想象—背

二、按照学习思路自学二、三节

1、交流学习收获

(第二节,边读边乡想象诗歌呈现的画面,体会作者身为少先队员的自豪骄傲的情感。

第三节,边读边乡想象诗歌呈现的画面,体会作者远大的理想和报复。)

2、回读诗歌

(1)你最喜欢哪些句子?为什么?

(2)自由读、背自己喜欢的部分。

(3)小组赛读,教师相机指导。

三、有感情地朗读背诵本诗歌。

四、练习:

1、把句子补充完整:

我爱()颜色,

因为——()

2、激发学生的创造力和想象力,仿照本诗编写一段诗。

板书设计:

爱什么颜色

碧绿热爱大自然

火红自豪、骄傲

蔚蓝远大理想和报复

教学反思:

这首诗歌语句简练,结构相同,描绘的颜色绚丽多姿,学生比较喜欢诵读。因此,在教学中,我以不同形式的朗读进行训练,让学生在读中学字。在读中学文,在读中悟情,效果较好。另外,指导学生仿照课文写诗歌,学生写出来的诗歌不仅形式合理,而且也能像作者一样借诗抒情,有一定内涵。如操佳佳同学写的:

我爱洁白的颜色,

因为——

云朵是洁白的,

雪花是洁白的,

白衣战士们勇敢地和H1N1病毒斗争,

他们的心灵也是洁白的。

语文教案 篇2

复习目标:

1、要求学生能跟据先横后竖、先撇后捺、从上到下、先里头后封口、先中间后两边、从外到内的汉字书写规则举例子,掌握写好汉字的方法。

2、能准确辨别平舌音、翘舌音、前鼻音、后鼻音、鼻音和边音的字,并掌握辨别字音的方法。小学语文第一册字复习 教学设计

3、增强识字的能力。

4、加强独体结构的形近字的辨别,提高数汉字笔画的效率和准确率。

【复习重、难点】

复习重点:准确辨别学过的字的读音;巩固正确书写学过的字的方法

复习难点:按照书写规则正确书写汉字(尤其是先里头后封口、先中间后两边和从外到内)

【复习过程】

一、 激趣导入

(一)师生谈话

师:同学们,假如我们掌握了飞行的魔法,就能像小鸟一样快乐地飞翔;假如我们掌握了学习生字的魔法,就能跟汉字交上最好的朋友。

同学们,你们想得到学习生字的魔法吗?好,今天我们就一起参加魔法训练营(出示训练营首页图片),把魔法带回家,好不好?

(二)总体介绍魔法训练营

师:欢迎各位小朋友,这就是汉字魔法训练营。这个训练营一共有3个地带,分别是:字音辨别地带、汉字笔画地带、汉字书写地带。魔法就藏在这3个地带当中,只要我们成功地闯过一个地带的关卡,就能获得魔法公主教给大家的一个魔法。所以,在闯关的过程中,每一位小朋友都要集中精神,积极动动脑,动动手,争取把所有的魔法都带回家。

二、 字音辨别地带

(一)自由读字

1、师:你们准备好了吗?我们首先进入字音辨别地带。哇!一打开门就有这么多的生字宝贝迎接我们了。这些都是我们平时比较容易读错的字,同学们,赶紧跟它们打个招呼吧,注意把字音读准哦!

(出示的'字:草、左、四、书、沙、捉、看、金、跟、黄、明、旁、鸟、牛、那、老、流、蓝)/article/

2、生自由读字

师:读的时候,请你想想要注意什么?

3、指名读(有人读一行)(利用白板的遮屏功能)

师:同学们看,老师把魔法公主也请来了,她说要听听同学们是否发生字宝贝的名字叫对了。谁来试试?

(读完后)师:同学们,你们发现这些字有什么规律吗?

(二)辨音练习

1、师:同学们真不错,能把这么多的生字宝贝的名字都叫对。但这些生字宝贝都有自己的家,请你们帮帮忙把它们带回家吧。请完成练习纸上的第一道练习。

2、汇报答案

师:哪些生字宝贝是平舌音这间房子的?(powerpoint演示)

3、布置课外任务

师:属于这些房子的字宝宝还有很多,后请同学们在生字表(一)中找找,把还没有回家的生字宝宝带回家。

(三)小组活动

1、布置任务

师:今天,老师也悄悄地把生字表(一)中的一些字宝宝请来了,并且放在每个小组的信封里。每个信封的生字宝贝都不一样,请小组长带着组员把信封里的生字读准。/soft/完成得快的,还可以跟旁边的小组交换。

2、小组自由操作

3、汇报

师:同学们,这几位小伙伴玩着玩着 ……此处隐藏1914个字……p>

(3)大家知道农民伯伯很勤快,但公鸡比农民伯伯起得早,你们想想这是一只怎样的公鸡?课件出示填空

(引导学生体会公鸡的可爱、勤快。板书:勤快)

(4)指导朗读后两句。(读出勤快)

三、探究识字写字。

1、出示生字自由认读扩词。

2、检出认读,开火车认读。

3、说说你用什么办法记住了哪个字?

4、学写字(先观察再动笔)平和开。板书演示。

5、学生描写。

四、整体感知,齐背古诗。

五、作业。

语文教案 篇6

教学目标:知识技能阅读课文,领略我国园林的建筑美,注意体会作者简明扼要朴实的语言风格。

过程与方法:两课时讲授完成。

情感态度价值观:领略我国园林的建筑美,注意体会作者简明扼要朴实的语言风格。

教学重点:

教学难点:

教具:录音机、磁带、投影仪、投影片

教学方法:讲授法、点拔法

教学过程及教学内容设计

一、导语导入新课

俗话说:“上有天堂,下有苏杭”,今天我们来学习《苏州园林》。

二、释题、简介文体

叶圣陶(1894——1988)江苏苏州人,原名叶绍钧,字圣陶,作家,教

育家,编辑家,作品收集在《叶圣陶集》。

三、录音机朗读课文,把生字和不熟悉的词语画出来,给它查字典,予以解决题目。

1、录音机朗读课文,正音正音,查字典,解释词语,扫除阅读障碍。

四、看图,齐读课文,感知课文内容,抓住苏州园林的主要点。

1、投影请学生仔细观察每一幅图,具体讲解每一个画面的特点,教进

行引导点拔,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用原文中一句话概括苏州园林的总特征。

五、分析课文结构特点,深入研究课文内容。

1、齐读第一自然段,思考这一段写了些什么内容,在文中起了什么作用?

2、阅读2—7自然段,确立说明对象,及之间的关系。

3、朗读第二、9段,思考重点写了哪些内容?

4、齐读课文最后一个自然段。思考:如果作者不在此结尾,还要继续写下去的话,会再写些什么呢?那为什么作者又不继续写下去呢?

5、快速阅读全文,思考全文紧紧抓住苏州园林总体特征的哪能一点来进行分析和说明的?

第 二 课 时

教学目标:1、分析课文说明的顺序及其作用。

2、了解苏州园林的特点。

情感态度价值观:领略我国园林的建筑美,

教学重点:《苏州园林》说明的顺序及其作用。

教学难点:

教具:录音机、磁带、投影仪、投影片

教学方法:复习法、讲解法、归纳法、讨论法。

教学过程及教学内容设计

一、温故知新,复习旧知

1、听写上节课所学的生新词。

2、指名朗读课文第二自然段。

二、读课文,思考:本文说明事物的顺序如何?

讨论并归纳:

从全文来说,从整体到局部;从各部分来说是从主到次,由大到小。

三、归纳本文的说明方法,由学生举例说明。

1、作比较

2、打比方

3、举例子

4、描摹

四、理解课文语言,体会本文语言运用的准确性。

1、“可是苏州园林在不同之中的共同点,似乎设计者和……务必……完美的图画。带点的词是否可删去,为什么?

2、比较“至于池沼,大多引用活水“与至于池沼,全文引作活水”这两个句子,说说效果为何不同,并请从课文中再找出三个同样的句子。

3、“苏州园林里都有假山和池沼,”“苏州园林可绝不讲究对称,好象故意避免似的,”这两句中的都有“可绝不”意肯定,一点不含糊,这同样是用词准确的典型例子,但要注意用得准确。

语文教案 篇7

一、教学要求

1、让学生充分自读,读正确、读通顺。

2、读懂牛顿如何多次做实验,证明白色的阳光确实是由七色光组成的,感受牛顿求实、严谨的科学。

二、教学重点

读懂牛顿如何多次做实验,证明白色的阳光确实是由七色光组成的,感受牛顿求实、严谨的科学。

三、教学难点

理解爷爷对雨后彩虹的解释。

四、教学时间

一课时

五、教具准备

教学挂图小黑板

六、教学过程

教学过程

自我加减

一、导入新课

小朋友,你们见过彩虹吗?今天我们就来学习第27课(板书课题)

二、初读课文

1、自己小声轻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不添字、漏子。

2、检查:

认读:拱形橙色喽霎时

3、自读课文,勾划出文中不理解的词语,讨论交流。

隐隐约约:看起来或听起来不很清楚,感觉不明显。

徐徐:慢慢地。

断定:下结论。

依次:按照次序。

折射:光线、声波从某一种媒质进入另一种媒质时传播方向发生偏折的现象。

4、全文一共有几个自然段?

5、理清脉络

第一段(1-1节)讲雨过天晴,天空出现了一道彩虹。

第二段(2-5节)讲爷爷给舟舟讲关于彩虹的故事。

第三段(6-8节)讲爷爷告诉舟舟彩虹与阳光的关系和彩虹形成的原因。

教学过程

自我加减

三、精读课文。

1、齐读第一节

2、自读第二段

1)爷爷给舟舟讲了一个什么样的故事?

2)牛顿为什么断定,太阳是由七种颜色组成的?

3)”牛顿又做了许多次实验,出现的都是这种情况“说明牛顿怎样?

4)牛顿又是怎样证明白色的阳光由七种颜色的光组成的?

5)有感情的朗读。

3、默读第三段

1、思考:雨过天晴为什么会出现彩虹呢?

2、舟舟知道后,是怎么做的?可以看出舟舟怎么样?

四、全文

通过对话的形式,讲述科学家牛顿通过多次试验得出阳光是由七种颜色形成的结论,说明了一个科学结论的获得,是与科学家的多次试验和努力分不开的。

五、作业设计

1、看拼音写词语。

Caihonggongqiaoshiyanqingjingqiguai

()()()()()

Yinyinyueyueyuguoqianqing

()()

2、写近义词

断定()明亮()判断()

迅速()徐徐()隐隐约约()

六、板书设计:

27阳光和彩虹

红橙黄绿青蓝紫

七、我的教学反思:

《【精选】语文教案范文7篇.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